西服的面料:
用于西服的面料无论是春夏装还是秋冬装,毛织物占多数。夏装用薄料,也采用一部分与合纤的混纺。此外,牛仔裤配西装,也使用纯棉。麻和丝绸。代表性面料如下:
精纺:
精纺呢、斜纹呢、线呢、条纹呢。这是使用精纺毛纱,采用平纹,男款休闲西装,斜纹或稠纹,有时也用提花等织物的毛织物之总称,其种类数不胜数,大致可分为两种,一种是去除表面毛羽,显露L底纹的织物;另一种是在后整理时经过缩绒起毛,定制西装,不露D底纹的织物。显露L底纹的是精纺织物的代表,由美利奴羊毛织制而成。
西服的历史发展:
(在西方,一般把前门、有袖子、衣长在臀围线上下的男女上衣统称为“茄克”(Jacket)。而在中国,人们平时所说的腰部和袖口有带状收口的茄克,英语称“将帕”(JUMPER),法语称“布鲁宗”(Blouson),属茄克这个大家族的一个品种。)
样式变革——19世纪50年代,以前
西装并无固定式样,有的收腰,西装,有的呈直统型;有的左胸开袋,有的无袋。19世纪90年代西装基本定型,并广泛流传于**。
西服的中国发展史:
19世纪40年代前后,西装传入中国,、中山装留学的中国人多穿西装。宁波市服装博物馆的研究人员经过半年的研究,发现中国人开的*Y一家西服店是由宁波人李来义于1879年在苏州创办的李顺昌西服店,而非国内服装界公认的1896年由奉化人江辅臣在上海开的“和昌号”,这将宁波“红帮”史和中国西装史整整向前推进了17年。 1911年,民国**将西装列为礼服之一。
1919年后,西装作为新文化的象征冲击传统的长袍马褂,中国西装业得以发展,逐渐形成一大批以浙江奉化人为主体的“奉帮”裁缝专门制作西装。